8月5日上午9時58分,漣水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號機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標志著漣水縣生活垃圾實現“全量焚燒”邁出了關鍵一步。機組運轉情況良好,振動、軸向位移、汽缸膨脹、潤滑油溫、油壓等機組主要運行參數符合要求,其中機組整體振動值保持在0.01mm左右,機組過臨界時最大振動值為0.023mm。
在主控室的屏幕上可以看到,垃圾運輸車正不斷將生活垃圾運到廠區內,并放入垃圾倉。這些垃圾在經過幾天的發酵后,就會被垃圾吊投入焚燒爐內進行焚燒,一方面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另一方面燃燒釋放的能量也轉化為汽輪發動機的動力進行發電。
相比較傳統的填埋式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無疑更加綠色環保。漣水縣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在設計建設之初就采用了大量先進技術手段。項目煙氣凈化采用“SNCR爐內脫硝+半干式脫酸+干石灰噴射+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工藝、滲濾液處理采用“MBR+NF+RO”工藝,燃燒后的灰渣用于制作環保建筑材料。同時,在垃圾滲濾液等廢水處理上項目擁有完整的環保設備,可以保證污水100%回收利用,達到零排放,實現對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促進城市環境質量的提高,增強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啟迪環境漣水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于2017年12月正式開建,占地70.5畝,總投資為5.1億元,建設2×400噸/日機械爐排爐+1套12MW中溫中壓凝汽式汽輪機+1套15MW發電機組。項目年處理生活垃圾29.2萬噸,年發電量96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6.2萬噸),可實現垃圾減量80~90%,年節約土地15畝。項目的并網發電從根本上解決了漣水縣115萬城鄉居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